学团活动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学生工作 >> 学团活动 >> 正文

齐鲁青未了:走进即墨故城,看齐国故都遗世独立

发布日期:2018-09-03    作者:     来源:     点击:

   8月18日,我院齐鲁青未了社会实践团队选择探访即墨故城遗址,希望通过这齐国故城来看文化遗址保护。即墨故城又称朱毛城,西汉时期为胶东国之都城,因胶东国康王都此,故又称康王城,位于离平度市城区约30公里的古岘镇大朱毛村一带,因古墨水河得名即墨,曾为胶东国都,是齐国东部著名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春秋战国时期,齐国实行“五都制”,其中,唐朝史家在《史记索引》中则表示齐国的五都很可能是以临淄为主都,以即墨、莒、高唐、平陆为陪都的制度。因此,在齐国的历史之中,即墨城的地位不容小觑。此次社会实践选址于即墨故城遗址进行考察,也是希望可以依托于即墨故城的历史内涵,进一步探究它的保护现状。
 
  近水楼台,走近即墨故城遗址
   即墨故城遗址并不是在当今所说的即墨区之中,而是在青岛平度市中。志愿者们驱车前往平度市一路上询问当地村民,从村民口中得知,即墨故城绵延数十里,在田间地头也没有保护。据记载该故城始建于春秋时期,废弃于隋开皇十六年。现存即墨故城遗址系西汉胶东王城,地面有城墙遗存,分内城和外城。民国年间曾出土一窟古钱币,1986年出土“燕明字刀币”,重达28公斤,另有弩机、铜舫、剑、戈、刀、币等。1984年,即墨故城遗址被青岛市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。1992年,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2001年,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。

   团队成员来到即墨故城遗址,发现整个城分内城与外城。外城南北长约5公里,东西宽约2.5公里。现阶段尚遗存城墙千余米,城基宽约40余米,高约5米左右,全是夯土版筑。因为此成坐落于乡间田野之中,周边地势平坦,因此,城墙的夯土在田地中格外的凸出。志愿者们走访田间看到,常年的水土流失和农作物种植、田间用土等,使得这些城墙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雄伟,只是一个个垄在田间伫立着。

   无限悲慨,叹一代古城今何在
     即墨故城遗址的保护现状可以用惨不忍睹来描述,即墨故城遗址如今变成一个烧香祭拜的地方,没有防护措施,水土流失严重,旁边的栏杆也并没有对于保护遗址起到作用。在城墙之上杂树杂草丛生,另加人们的明火朝拜,让森林火灾的危险几率大幅上升。即墨故城遗址的城墙断断续续,当地人们利用城墙土修水渠和田垄,严重破坏了遗址,也并不利于遗址的保护。
  内城内的金銮殿、点将台、东西仓、贮货湾、养鱼池、梳妆楼等遗迹也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,大部分遗迹已经是面目全非,虽然即墨故城遗址早已成为文物保护单位,但是应该有的防护和保护措施并没有很好落实到位,仍然是一个自生自灭、顺其自然的保护状态

   鲁故城遗址保护公园是一个很好的遗址保护范例,但是以现阶段即墨故城遗址的状态来看,重新修复,并且建造公园来宣传保护的可能性并不大,破坏程度严重,断断续续的城墙已经不能看出城址的原貌。利用祭祀和朝拜的方式予以保护,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途径,明火会破坏山上的植被,引发森林火灾。另外,城墙四周的地势平坦且偏低,城墙的水土流失严重,城墙正在一点点地变矮、消失。
     即墨故城遗址是齐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,但是即墨故城遗址的保护工作并没有做到很好,甚至并没有进行合理合法的保护,所以破坏严重,这个严重的破坏损失的是一项重要的文化遗产,因此,更希望能以此为鉴,加强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。(新闻来源:中国青年网)



 


 

上一条:山东学子走近单亲孩子,用爱传递温暖
下一条:芽之初生,不负梁山之行

关闭